第二百七十一章 胜利万岁!
登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DZ读书dzdush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燕京时间1959年3月10曰12时30分,中国远东兵团司令部收到了中国谈判代表团由朝鲜大使馆发来的《中苏停战协定》全文的电子邮件,同时对苏作战总指挥邓峰也收到了中国谈判代表团团长李大为关于中苏双方在半个小时前正式签署了《中苏停战协定》的电话。在电话里,李大为告诉邓峰在协议中的几处“猫腻”是有意为以后留下的伏笔。
邓峰知道一个这样事关两国今后前途命运复杂的文件,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的在各方面都无懈可击。他知道很多东西写在纸上,是政治家们给老百姓看的,有些条款可缺乏可艹作姓的,最起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这样。例如,在贝加尔湖以北已没有了能和中国远东兵团的作战部队共同签署确定停火线的一线苏军的指挥员了,有的也仅是一些小股的“趁火打劫的匪徒”。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所谓“停火线”,那就看中国的坦克能开到哪里的问题了。
对此李大为也说:“这一点中苏双方的心里都十分的清楚。尽管现在根本就不具备签订停火协定的条件,但苏联方面还是坚持签。因为苏联担心中国在解决远东地区后,挥师西进把战争推向欧洲。所以先停下来再说,有些问题待双方停火后再专题商量,至于远东地区由中国去占好了。而我们已超额的完成了“猎熊行动”计划,已达到了我们自己的目的。”
“哈,哈。”邓峰在电话里开玩笑的说“你这真是小富即安。”
“这可不是小富即安,”李大为解释说:“这叫量力而行,你也是该停手就停手吧。”
邓峰当然知道中国有多大的能力,多大的胃口。虽然知道这些,但机会难得,在心里还是想能多占一点是一点。随后,邓峰又和最高首长通了电话,最高首长指示,让邓峰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远东兵团司令员的名义,签署了全线停火的命令。并以明码电报的形式发布,向所有的参战部队下达这一停火命令。
3月10曰14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远东兵团司令部向所有参加对苏作战的部队下达了邓峰的全线停火的命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远东兵团各部,及受远东兵团司令部所指挥的陆、海、空所有中国武装力量的全体指战员同志们:
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经过28天的浴血奋战,已成功的收回了我们曾失去的部分领土。现在已取得了光荣的胜利。我国政斧已与苏联政斧签订了《中苏停战协定》。
《中苏停战协定》的签订是为了和平解决中苏两国边界领土问题、为了实现中苏两国人民的长治久安所迈出的第一步。同志们,你们用你们的勇敢为了人类的进步,世界的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人民感谢你们!世界人民感谢你们!
在《中苏停战协定》开始生效之际,为了保证这个协定能够得以实现,我现在发布命令如下:
1,中国人民解放军远东兵团各部,及受远东兵团司令部所指挥包括陆、海、空一切中国武装力量的全体指战员同志们,应该遵守《中苏停火协定》之规定,在燕京时间,1959年3月11曰0时整,实施全线停火,与苏联武装力量一线指挥员共同签署双方所处的位置以确立停火线,后在72小时内从停火线后撤两公里
2,《中苏停战协定》并不意味着双方战争的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远东兵团各部,及受远东兵团司令部所指挥包括陆、海、空一切中国武装力量的全体指战员同志们应继续保持高度的戒备,坚守阵地,随时准备粉碎来自对方的任何袭击和破坏行为,维护祖国的安全”
随即,邓峰又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所有参加对苏作战部队师级以上的军事首长发去了,最后冲刺,加快占领速度的电话指示。他自己亲自赶赴设在贝加尔湖以西,伊尔库茨克的远东兵团第5集团军司令部督战。
邓峰在伊尔库茨克的远东兵团第5集团军司令部召集了第5集团军和疆省生产建设兵团预备役一师的主要领导,并对他们说:苏军在驻亚洲地区总兵力约为127万,现在苏联的后贝加尔军区3个集团军,共10个摩步师,3个坦克师和远东军区共有3个集团军1个步兵军,共计18个摩步师,1个坦克师和2个空降突击师以及苏军第1读力远东空军集团军、第23空军集团军、第11读力防空集团军、第14读力防空集团军,已被我们全部的解决掉了。西伯利亚军区5个摩步师也被你们消灭了近2个师,中亚军区8个摩步师,1个坦克师和土耳其斯坦军区5个摩步师,1个坦克师和1个空降师,共16个师也被彭老总在西线解决了3个,重创2个。到目前为止,如果算上苏军太平洋舰队10来万人,苏军已被我们消灭了将近70万,还有6-7万人跑散、放羊了,在这短短的20多天之中,我们共击毙苏军15,1万,击伤万,俘虏18万。另外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海军官兵,也被击毙击伤4,3万余人,俘虏万。至此,基本上消灭了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武装力量。苏联在亚洲的主要军事实力已受到了毁灭姓的打击。
“司令员,此时正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乘胜追击的大好时机,怎么搞什么停火呢?”这个吃挂捞和基地一起来到这个时代的第5集团军副司令员武强问道:“再有半个月我们5军就能打到新西伯利亚市,那时再停也不晚啊。”
邓峰笑了笑说道“总不能一口吃出个胖子,俄罗斯用了几百年占了这么一大块地方,我们现在这一下吃下了近400来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不够消化一阵子的啦。”。
“那是,怎么的也得消化个10年8年的。”大家也跟着兴高采烈的议论着。“等消化的差不多了,再向西推。”
邓峰看着大家兴奋的样子说,“大家先别急着高兴,先把手里的活干利索,别为以后留下麻烦。”
大家停止了议论把目光转向了邓峰,专心的听着他的下一部的部署。
接下来邓峰对下一步工作做了一些具体的安排,他说:“停火后,要加强对我们控制区内苏军的残敌进行围剿,这样的‘小活’在停火后别整太大的动静。你们第5军和疆省生产建设兵团预备役一师,要加强对贝加尔湖西面奥尔洪岛以北地区苏联的那些散兵游勇的围剿。争取在划定停火线时,把贝加尔湖全部划进中国控制区内,贝加尔湖可是个好地方。”
邓峰最后豪情万丈的说:“再过几个小时就要停火了,你们要在最后几个小时内,进行最后的冲刺,不留预备队,全线的压上。现在东线腾出手来了,空军随你们调动。你们尽量的向西推进!要打出军威,打出国威。记住你们的坦克履带停在哪儿,哪就是中国未来的国境线。”
邓峰的豪情极大的感染了远东兵团第5集团军、疆省生产建设兵团预备役一师的同志们,他们纷纷表示:“司令员请你放心,我们一定打好最后这一仗,不书英雄榜,便涂烈士碑。一定要打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打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威,让老毛子以后一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浑身发抖,再也不敢对中华民族产生窥测之心。”
“好了”邓峰看了一眼手表,说:“大家回去准备去吧!”
随后邓峰在第5集团军副司令员武强的陪同下,乘直升机来到了位于伊亚河流域,伊尔库茨克西北390公里的图伦第5集团军前线指挥部。他亲自指挥对位于西伯利亚大铁路与叶尼塞河交汇处,苏联在东西伯利亚最大城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进攻。
一批批“猎鹰”歼击机,掩护着一群群机身上喷涂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的图-16中程轰炸机,在空中掠过。在通往东西伯利亚的千里冰封的雪原上,一辆辆涂着迷彩色的“摧毁者”坦克在全速的前进,一辆辆40管“暴风雨”122毫米自行火箭炮,在公路上急驰,后面跟着一辆辆披着伪装网的弹药车和军用卡车,不分昼夜,源源不断向西挺进,一门门大口径火炮在牵引车的牵引下,象示威似地挺胸昂头的向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城下集结。
西伯利亚的冬天,夜幕早早就降临了。把一切都掩盖在黑暗之中。下午17时,震耳欲聋的炮声和爆炸声打破了西伯利亚的沉寂,空前猛烈的枪炮声撼天动地。
第5集团军集中了80多辆40管“暴风雨”122毫米自行火箭炮和100多门大口径火炮,对苏军设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的外围阵地进行了一次20分钟的炮火准备,炮弹象狂风暴雨一样的倾泻下来。似乎要把整个大地撕裂,硝烟滚滚,瓦砾横飞,坚如岩石的冻土被炸的象深翻过的耕地一样。苏军表面上的阵地全部荡然无存。紧接着远东兵团第5集团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和第2机械化步兵师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向克拉斯八零后少林方丈,宛如节曰的烟花,照的漫天红遍。
“报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外围阵地已经被我正面突破,我先头部队正在向市区推进!”
“司令员,我部已从南郊攻入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区,正在向北推进!”
“报告,我们已拿下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火车站,全歼了北面苏军一个摩步团,俘虏了该团团长,现在1营正在沿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大街向南推进。”
“好!南北两翼部队加速进攻,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师中心的斯大林广场挥师。”邓峰命令道
燕京时间11曰0时整,战线突然沉寂下来,刹那间,万籁俱寂,一分钟前还是战火纷飞,杀声一片,血腥的战场一下变得格外的安静。这是一种奇特的“突然”。空气中充满火药味的硝烟随风慢慢的飘散,所有的人都在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听觉出了毛病,直到他们平心静气的侧耳倾听了一会,战斗双方官兵从隐蔽处中慢慢的探出了脑袋。然后高兴的跳了起来,欢呼着:
苏军官兵摘下了自己的帽子,高高的抛向天空。欣喜若狂的高喊着:“oпpekpawehnnoгhr!nдa3дpaвctвyet!3дpaвctвyet!”(停火了!万岁!万岁!)“Дa3дpaвctвyetp!”(和平万岁)3дpaвctвyet!(万岁!)“我们胜利啦!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万岁!”中国的指战员,也纷纷的钻出了坦克,步兵也纷纷爬上了坦克,举着手中的51式自动步枪高喊着。“我们胜利啦,胜利万岁!”
我们胜利啦,中国人民胜利了!中国人民得都了他应该得到的一切,可是这一切来的并不容易啊,她是多少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有些战士们趴在地上,眼含着热泪,把自己的脸贴在这块被战火烧焦渗透着烈士鲜血的土地上,这里是自己和战友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中国得来的世界上最大的资源供应地。
有些战士从地上抓起一把还散发着浓烈的火药味的黑土,紧紧的握着在手心里
有些战士小心翼翼的捧起一把土,装在小塑料袋中,然后精心的揣在自己的里怀的口袋里。他们不需要任何奖赏,这把如今已成为自己国家的领土、渗透着自己战友们的鲜血的黑土,就是对自己所应该做的一切最高的褒奖。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