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DZ读书dzdush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杜嗣业草拟的大赦方案已经摆在郭宋案头,方案中包括晋王府下辖所有的囚犯和被俘的战俘,也包括在岚州采矿的一万多战俘以及滞留云州的四万多回纥人。
这段时间,回纥新可汗从草原各地搜罗被掳的唐朝奴隶,来云州交换战俘,已经完成了十余万人的交换,但云州还滞留了四万两千余人,主要是回纥已经拿不出奴隶,双方只能进行第二轮谈判,用物资来交换战俘。
郭宋沉思片刻道:“速去请潘长史过来!”
不多时,潘辽匆匆赶来,郭宋请他坐下,又吩咐茶童上茶。
潘辽笑道:“恭喜殿下再得贵子。”
郭宋苦笑一声道:“孩子是早产,先天不足,我很担心他会夭折,我考虑实施大赦,有些事情想和长史商议一下。”
潘辽点点头,“卑职完全支持殿下的大赦决定,大赦也包括战俘吗?”
“我要商议的就是这件事,目前我们的战俘有两处,一处在岚州铁矿山,一处便是云州的回纥战俘,我想听听长史的建议。”
潘辽略一思索道:“岚州铁矿山容易解决,把战俘改为矿工,一个月三贯钱,他们不愿意留下来,那就重新招募,招募矿工完全没有问题,不会影响矿山。”
郭宋点点头,“那云州那边呢?”
“云州目前是张谦逸在全权负责谈判,那边也有回纥谈判使者,殿下可以立刻敲定谈判方案,要求三天内完成,这样三天后颁布大赦,也就不影响云州战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赦。”
郭宋负手走了几步,缓缓道:“那就让回纥提供木材,这个要求不算高,双方签署协议,可以提前释放战俘!”
一个时辰内,一封腿上绑着红色信筒的信鹰飞往云州,里面是郭宋的亲笔手令。
次日下午,正在云州负责谈判的司马张谦逸和回纥特使安崇达成了协议,唐军将释放最后的四万两千余名战俘,而回纥会在未来一年内交付给唐军十万根五尺以上围长的松木,同时唐军承诺,如果回纥能够切实遵守协议,那么三年内,唐军不再攻打回纥。
签署协议的当天,唐军向回纥战俘营宣布了释放令,战俘营内一片欢腾,他们将由回纥士兵陆续接回王城。
张谦逸随即用鹰信向郭宋进行了汇报,次日一早,郭宋便正式颁布大赦令和废籍令,凡晋王府治下,所有的囚犯、战俘、官奴一律释放,同时取消户籍歧视,取消奴籍、乐籍、匠籍、军籍等等特殊户籍,一律视为民籍。
推行废籍令难度不大,关键是里面包含废奴令,这事关很多大地主的切身利益,郭宋并没有强行推行,而是进行讨论申述,尽量不伤害所有人的利益,采用赎买方式以及自愿废除并获得补偿的方式。
赎买比较简单,每名奴隶官府以十贯钱的价格进行赎买,而采用自愿废除方式,官府将从税赋以及荣誉上给予补偿。
废籍令已经整整讨论了一年,最终达成了各阶层的统一共识,
将各地庄园藏匿的奴隶转为平民,作为补偿,庄园主每释放一名奴隶,他将获得一顷土地十年免税赋,释放十名奴隶以上,庄园主同时将获得爵位,最高可至县公,且允许世袭。
另外奴隶改为和庄园主的雇佣关系,奴隶人身获得自由,收入得到增加,关键是晋王府各地控制的人口会增加三成,这对晋军的实力扩大非同小可。
郭宋颁布的废籍令在天下引发了轩然大波,支持者有,痛骂者有,质疑者有,但郭宋收复西域,远征回纥,几乎将回纥灭国,他的声望在天下已如日中天,所以当他推出废籍令,废除了奴隶身份,骂归骂,质疑归质疑,却没有人敢用行动来挑战他。
成都,一连几天,天子李适都在大骂郭宋的擅自妄为,竟然没有经过自己同意,就颁布了废奴令,这可是会动摇国本的命令,应该慎之又慎,而且就算颁布,也应该是由自己天子令来颁布,他们一个晋王令算什么?
当然,李适是不可能颁布这样的命令,他自己的皇庄里还有大量奴隶呢!说到皇庄,他的皇庄大半都没有了,位于关中和洛阳的皇庄已经被朱泚收缴,只剩下江南的几座大皇庄。
李适这几个月对郭宋极为不满,根本原因还是关中兵败,他想夺回关中,结果全军覆灭,损失了三万余人,而郭宋明明可以夺回关中,他却按兵不动,再拖下去,关中百姓对大唐的认同感,真的就渐渐淡了。
李适急得跳脚,却又无可奈何,只得每天在皇宫大发雷霆,大骂郭宋,使宫女和宦官们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这天上午,李适派人把右相张延赏和左相崔造找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
“这就是你们的后勤保障?两个月了,兵部连一万军队都招募不到,现在整个大唐只有六万军队,朱泚要攻打江淮和江南,你们让朕拿什么去应对?南诏暴乱,朕竟然派不出军队去镇压,还有西川节度府已经名存实亡,军队不足两千,拿什么去应对吐蕃的入侵?朕养你们两个相国是用来吃干饭的吗?”
张延赏和崔造面面相觑,半晌,张延赏苦着脸道:“主要是这些年连续兵败,实在伤亡惨重,我们的抚恤又不到位,导致百姓厌恶从军,而且巴蜀这边民风偏于安逸,普遍不愿从军,如果我们招募的条件高一点,或许有人会冲着钱从军,但偏偏朝廷财政紧张,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财,百姓当然就不愿意从军。”
李适一拍桌子怒道:“朕不是要你们诉苦,朕要解决问题,招募军队怎么办?朕要求招募十万大军,你们才招募七千人,你们说,该怎么解决?”
崔造沉默片刻道:“根本原因还是朝廷财政困难,之前微臣和张相国就提出了解决财力不足办法,把所有的税都交给朝廷,充足朝廷的财税,这样我们就能拿出更多的钱粮招募士兵,不说十万大军,五万军队肯定能招募到,但陛下一直不同意我们方案。”
李适怎么可能同意?商税、间架税、茶酒税等等都是由北衙掌控,每年有几百万贯的收入,绝不大部分都进了李适的私人内库,如果交给朝廷,他的私人收入怎么办?
这种严重损害他切身利益的方案,李适是绝对不会接受。
半晌,李适冷冷道:“朕就知道你们在打内库的主意,朕就不行,盐税和田税、户税都给了朝廷,你们还叫嚷不够,你们究竟把钱乱花到哪里去了?”
“陛下,朝廷的度支报告每个月都给陛下审批,朝廷收入多少,陛下很清楚才对,江都的盐税已经大半年没有运送了,田税根本就征收不到,朝廷就只能靠官田租和房租以及户税一点点微薄收入来勉强支撑,维持朝廷最基本的运转,可是们军队的支出,每个月军俸就要二十万贯,我们已经欠了三个月,士兵要闹事了,还有朝廷百官俸禄,今年以来就没有付过.......”
“田税有问题!”李适毫不犹豫地打断他们的话。
“刚到成都时,朕记得很清楚,每年朝廷田税收入还有一千万石粮食,现在怎么越来越低,去年才三百多万石,今年的夏粮已经收了,但田税还不到去年的一半,这是什么原因?明明没有灾害,为什么会这样低?”
张延赏叹了口气道:“陛下,原因有很多,关键是土地兼并,现在自耕农的人数已不足我们刚到成都时的两成,现在成都附近已经没有自耕农了,权贵兼并土地后他们不交税,还有江南那边的土地兼并同样严重,地方豪强大量蓄奴,都养有数百人上千人的武装庄丁,地方官府根本不敢去收田税,没有了自耕农,当然就没有田税了。”
===
【今天还是两章,不好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