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DZ读书dzdush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无论仗打得多憋屈,天子终究是凯旋了,收复大明故土,武功直追太宗。

文官大佬们,一边进表赞颂,一边心里骂娘。

内阁和六部都开动起来,组织流民和罪犯实边,银子和粮食如水一般流走,攒了好几年的国库瞬间空虚。

“唉,只求陛下别再打仗了。”杨廷和叹息道。

毛纪嘀咕道:“就算不打仗,今后的日子也难过得很。”

刚刚打下的大宁地区,山多地少,很难自足,接下来好几年,都必须中央输血养活。就算今后可以自足了,一旦遇到边患,还得朝廷运送粮草过去。

这就是大明的皇帝和官员,为啥不想收复大宁的真正原因!

时间越往后,就越不想收复,因为蓟镇已经拥有边墙体系,朵颜卫只能从几个缺口进入。现在朱厚照把大宁收回来,蓟镇的长城直接没用了,还得继续耗费银两慢慢修建长城和堡垒。

杨廷和唯一感到庆幸的,是朱厚照还有点脑子,没把王渊打下的全宁草原也收回——那里一马平川,很难进行防守,若长期遭遇蒙古入侵,仅此一地的军费就能把大明拖垮。

真想把全宁草原纳入治下,就必须占据整个松辽平原,以大兴安岭作为大明的国防线,否则就等着无休无止的边患吧!

皇帝回京已是十一月,今年冬天相对暖和。

根据物理学派弟子,每天观测气温变化,得出如下结论:自正德十六年以来,四年时间,北京全年平均气温已提升度。

别看只有度的变化,那可是全年平均气温。

明朝小冰河最冷的时候,也不过比20世纪低1度而已,这1度的平均气温差异就能让海南岛下雪。

城外十里,百官相迎,朱厚照班师回朝。

接着又告拜宗庙,祭祀社稷,宣扬皇帝武功。无论文官心里如何不爽,朱厚照终究是打了胜仗,还收复了数百里(以边长而论)故土。

阁臣王琼疯狂拍马屁,别的文官进表赞颂,都属于例行公事。王琼的文章却引经据典,还仔细讨论此仗的战略意义,能把辽东西路都解放出来,将整个辽东连成一片,同时还缓解了京畿的军事压力。

“德华果然大才,哈哈,文章写得好,”朱厚照被奉承得心花怒放,赏赐道,“加俸十二石!”

内阁大臣王琼,又涨工资了。

杨廷和、杨一清、毛纪、蒋冕、王琼,五位阁臣被召集起来,只有卧病在床的靳贵没到。

“朕打算重设大宁行都司,隶属于蓟镇,”朱厚照问,“众卿可有异议?”

杨廷和说道:“既然收复大宁,自当重设都司。臣以为,大宁已复,蓟镇、辽东西路各卫所,当移三成至大宁诸卫。”

朱厚照笑道:“此持重之谋也,可行之。”

在收复全宁之后,蓟镇、辽东西路已非前线。移出三分之一卫所,前往新收复的失地,不但可以缩减移民难度,还能减少两地的军费开支,杨廷和确实属于能做事的首辅。

其实,杨廷和还有更多的想法。

即把山海卫、义州卫、广宁前屯卫、广宁中屯卫、广宁左屯卫、广宁右屯卫,这六个卫所全部取消军管,改由设置民政官管理。都已经不是边境前线了,还继续军管干什么?

可实施难度太大,必然招来兵部和武官反对,既得利益的勋贵和太监也会反对,杨廷和只随便一想就作罢。

杨廷和,确有能力,但无魄力。

“二郎还在大宁城未归,”朱厚照扔出一封奏疏,“这是他整顿大宁都司的方略,众卿且观之。”

杨廷和最先阅读,还没看完就震惊莫名,然后一言不发的递给杨一清。

杨一清读罢这封奏疏,表情颇为复杂,便递给旁边的毛纪。

全体阁臣都看完,竟无人说话,整个内阁都沉默起来。

“怎么了?”朱厚照笑道。

杨一清开口道:“陛下,恕臣直言,大明军制确实该改了。但在新复之地改革,此处又直面蒙古,未免有些弄险。万一改坏了,大宁都司糜烂,今后怎么抵挡蒙古扰边?”

王琼已经理清思路,笑道:“陛下,臣倒是觉得,不妨在大宁都司试试。大宁新复之地,犹如一张白纸,可以随意涂画,军制改起来比其他地方更容易。”

众人鄙视不已,皆认为王琼太过无耻。

王琼虽然公认的能力超卓,但却只知道拍皇帝马屁。他为了上位,甚至巴结江彬,现在又巴结王渊。朱厚照当初亲征宁王,其余尚书都表示反对,只有当兵部尚书的王琼、当吏部尚书的陆完不说话。

朱厚照问杨廷和:“杨阁老是什么看法?”

杨廷和此刻非常纠结,作为当朝首辅,他自然知道兵制必须改,也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但偏偏此番谋划,是政敌王渊提出来的,一旦改革成功又是泼天功劳。

沉默良久,杨廷和终于说道:“臣,并无异议。”

可喜可贺,正德朝并无真正的党争,还没形成你赞同我就反对的糟糕局面。杨廷和虽然喜欢排除异己,但都还在规则范围内操作。而且这家伙非常能忍,在没有必胜的把握之下,不会贸然直接攻击王渊,顶多打压王渊的党羽而已。

杨廷和又不傻,皇帝如此宠信王二郎,他的普通攻击非但无用,反而还会给自己招惹麻烦。

当初江彬跳那么欢,杨廷和都能保持表面和平,更何况王渊这个守规矩的文臣。

朱厚照非常高兴:“那边照此方略,内阁弄一个章程,吏部、户部和兵部协同办理。”

杨廷和突然说:“地方武举,乡试可归巡按御史负责。”

“不可,”王琼立即反对,“巡按御史皆为年轻文官,哪能负责武举乡试?他们选出的武举人,怕是做文章比打仗厉害,今后提着笔端着砚台去杀敌吗?”

“哈哈哈,此言有趣。”朱厚照被逗乐了。

王渊在即将设立的大宁都司改革军制,其中一条就是取消武官世袭制度(只在大宁范围内取消)。同时扩大武举规模,改推荐为武举县试,继而乡试、会试。武举人可直授七品以下武官,武进士可直授七品以上武官,但这些武官都不能世袭。

这种军制改革思路,其实早就已经有了,朝廷一直想让武举人、武进士,慢慢改变世袭武将掌控军队的局面。

但是,军方暗中抵制,朝廷只能被迫让步,规定武官任用的时候,只分三成职位给武举人、武进士。可各地世袭武官们,连三成都不想让出来,而且还拿到武举考试的推荐权,搞得现在武举完全成了摆设。

现在的武举是啥样的?

地方武将推举下属和亲信子弟,送他们去参加武学乡试,录取者再到京城参加武举会试。如此考出来的武进士,全都是各地武将的自己人,并且任用时还只给中下层武职。

王渊直接把推荐权给取消了,无论军户、民户、匠户,甚至是戴绿帽子的乐户,都能报名参加武举县试。各地知县负责武考,如此选出的武秀才,跟地方武官没有恩主关系。

但毕竟不能一直让文官主考,于是在武举乡试时,王渊希望让各省都司负责考核。

都司也是武官,杨廷和想彻底夺权,建议乡试由巡按御史负责。

王琼是知兵之人,当然站出来反对,那些小年轻巡按御史晓得个屁!

朱厚照也知兵,笑道:“武举乡试,便让各地都司主考,此事不需要再议。”

在王渊设定之下,大明武举流程终于完善起来。

武举县试,文官知县主考,选出武秀才。以武艺为主,但必须识字写文章。

武举乡试,武官都司主考,选出武举人。不但要有武艺,还得熟读兵书,通晓战阵之法。

武举进士,中央文官主考,选出武进士。以文考为主,必须通晓韬略。

武举殿试,皇帝主考,钦点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此三者,可直授从五品、正六品武职,而且必须是实权武官。

如今还只是在大宁都司安置武举官员,若此法能推行全国,则各地武官都将被文官掌控。因为四级考试主官,有一级是皇帝,有两级是文官,只有一级是武官——其实是被中央控制。

为文官集团争夺利益,杨廷和又怎么会反对?

文官中的有识之士,一直在为此而努力。可惜武官集团虽无话语权,却在地方根深蒂固,阳奉阴违把多次改革给搅黄了。

以至于,王渊都不敢推行改革,只敢在新收复的地盘上搞试点。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主角猎杀者

主角猎杀者

野山黑猪
主角,只是我的猎物!完成碎环任务,粉碎猪脚光环,主角气运是我的,武功是我的,美女,都是我的!谁言屌丝炮灰命,天生我材必有用。桀骜一猎主角碎,绝境揽美唯我回。林清,拥有空间唯一属性【桀骜
其它 完结 3万字
小司农gl

小司农gl

方便面君
小司农gl最新章节由网友提供,《小司农gl》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其它小说,小兵免费提供小司农gl最新清爽干净的文字章节在线阅读。2w0-52831
其它 连载 0万字
龙破九天诀白宇哲林馨云

龙破九天诀白宇哲林馨云

柳枫
医毒双绝的白宇哲,因得到了上古天级功法绝学而遭人追杀,在他大哥以付出生命的代价之下,幸运的灵魂托生成功,他发誓,定要修成绝学,为大哥报仇!上辈子因体质关系而停滞不前的修为,如今再无顾虑
其它 完结 3万字
穿成小黄文女主后

穿成小黄文女主后

拨拨拨浪鼓
穿成小黄文女主后是由拨拨拨浪鼓所写的高辣浓情类小说,本站提供穿成小黄文女主后最新章节阅读穿成小黄文女主后全文阅读穿成小黄文女主后免费无弹窗在线阅读,如果您发现穿成小黄文女主后更新慢了请
其它 连载 1万字
斗罗之改天换命

斗罗之改天换命

明施之鸢
重生至斗罗大陆,当今的帝国依旧只有星罗和天斗两个。正好重生于天斗帝国的雪清河,其身份还正好是同名的天斗帝国二皇子雪清河?!重生时已经9岁半的雪清河望着一旁正面露微笑的千仞雪,内心仿佛有
其它 连载 0万字
喻色墨靖尧

喻色墨靖尧

雪未央
旁人大婚是进婚房,她和墨靖尧穿着婚服进的是棺材。空间太小,贴的太近,从此墨少习惯了怀里多只小宠物。宠物宠物,不宠那就是暴殄天物。于是,墨少决心把这个真理发挥到极致。她上房,他帮她揭瓦。
其它 连载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