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DZ读书dzdush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290章朕的命,交给你了
“陛下,臣老朽之人,残躯贱命,若是能为国戍边,臣死而无憾!”杨旦又答应了,其他人气得肚子疼。
这个猪队友,实在是带不动了,该答应的时候不答应,不该答应的时候,非要充大瓣蒜,让你领兵打仗?你配钥匙吗?你配吗?
朱厚熜不管这些,他喜欢的臣子首先是听话,其次才是能力,更何况杨旦的本事不差。而朱厚熜心心念念的,正是九边的防务,京城的安危,有人不避险阻,奋勇当先,天子除了高兴,还是高兴。
“诸位爱卿,你们随朕到偏殿,共同议事。”
大会不及小会,人多是说不清楚事情的。
朱厚熜,王岳,还有杨旦、赵鉴等二十多人,到了偏殿。等他们来了之后,另外还有三位大臣等在这里。
首辅杨一清,兵部尚书王琼,还有顺天巡抚郑谷。
三位大臣之中,王琼的身体状况最差,甚至要人抬着,可他还是不能不来。
因为今天要讨论的事情,实在是太重要了。
“王兵部,有什么话,您就说吧!”
王琼点头,他颤抖着手,从怀里取出了一封长信,让人递给了朱厚熜。
“陛下,这是王守仁前些时候,给我送来的一封信。我们数次讨论边防,这也是他的心血所在。”
阳明公的见解!
朱厚熜忙取出信件,一边看着,一边听王琼讲解、
身为一个老兵,对于大明王朝糟糕的边防情况,有着深刻的认识。
“有四地关乎大明生死,失去一处,则天下动荡,朝廷不安……这四处分别是宣府、大同、蓟镇和辽东!而这四镇当中,又以蓟镇的情况最为特殊,最不能有闪失……”
王琼说着,王岳则是让人抬来了一个沙盘,好吧,每个穿越者大约都会弄的东西,他也不能放过啊!
沙盘放在面前,说话就容易多了。
大明朝天子守国门,还真不是一句空话。
京城距离居庸关,不过百里,古北口也不过二百里,若是鞑子进犯,骑兵撒欢,一天就能冲到城下。
直接威胁大明王朝的心脏。
朱厚熜刚刚登基,鞑子就来了一次。
从此之后,小猪就有了毛病,几乎是夜不能寐,一听到边患,脑袋就大。哪怕这两年折腾了不少事情,天子权柄大增,国家财力也不是那么困窘。
但糟糕的边防形式,却还是半点没有改变。
这就是朱厚熜最大的心病所在。
到了今天,该给小皇帝治病了。
王琼分析了九边的严峻形式……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丢失了大宁卫。
曾经的大宁卫在京师以北,辽东镇以西,既是屏障,也是两镇的衔接。有了大宁卫在,京城就多了上千里的纵深防线,京城事实上处在二线的位置,根本不用担忧。
可失去了大宁卫的庇护,京城以北的关隘,全都变成了一线,一处突破,京城就危在旦夕。
而且蓟镇和辽东之间,还失去了呼应,没法协同作战。各自为战的结果,就是处处受制于人,整条战线,宛如一潭死水,只能被动挨打。
稍微看一下明代的地图,就会发现,大明的鸡头和鸡身,只有山海关一处连结,薄弱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住在这样糟糕的环境,朱厚熜能安心就怪了。
而且自从成化之后,蒙古的势力不断南下,将原来的无人区,缓冲带都给填满了,偏偏大明又无力北上,不能驱逐鞑子,造成了弘治,正德以来,边防形式一天比一天严峻,最后倒霉事都落到了朱厚熜的头上。
该怎么办吧?
王岳接过了王琼的话,让老尚书休息一下。
“诸公,其实早在几年前,陛下就布局此事了……首先说,为什么要清丈顺天的田亩,平均赋税,打击豪强……道理很简单,只有这样,才能增加顺天当地的粮食产量,能够征用到更多的民夫,尤其是遇到了战事,这一点尤为关键。所谓远水不解近渴,想要保护京师安全,就必须动用京城周围的民力财力。”
王岳又道:“接下来的第二步,就是天津开海!在天津开海之后,物资云集,船队万千,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海路,调用山东和辽东的兵力和物资,形成一个拳头!若是鞑子入寇,可以快速从天津港口出兵,支援长城一线,协防京师。”
“还有第三步,那就是编练新军。原有的军户体系已经不堪用了,恢复军户,增加士兵数量,这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在重新核定田亩的基础上,征用年轻良家子弟。以严格的训练,精良的装备,加之保卫桑梓家乡为号召,激发大家的军心士气,提升战斗力。有了这一支强兵作为基础,才有了对抗鞑子的本钱!”
……
王岳的这一番讲解,将朱厚熜登基以来的一条主要施政路线,梳理得明明白白。
这个倒霉的小猪,接的真是一个烂摊子。
从登基的那一天开始,朱厚熜就开始了艰难的求存之路。
对内,要铲除杨廷和集团,对外,则是不断为了强军戍边做准备,防止鞑子南下,保护京师安全,这是王岳和朱厚熜早就商量妥当的事情。
他们一步,一步,小心布局。
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
杨旦等人听到,都吓得不轻,我的老天爷啊,这个年轻的小皇帝,和同样年轻的王岳,居然有这么深沉的用心?
这俩小子也太可怕了吧!
感叹之后,杨旦躬身道:“陛下深谋远虑,的确让人五体投地。只是臣还不明白,接下来让文臣移住九边,又是什么用意呢?”
朱厚熜没说话,而是继续让王岳揭秘。
“新军不属于军户,也不算是完全的募兵,而是一种对所有百姓的义务兵役……凡是经过清丈之后,得到土地的百姓,都是新军的来源。兵源广泛,服役的年限就会降低。我们要时刻保证有一支年轻能战的强兵。”
王岳说到这里,淡然一笑,“诸公,你们说要是这样,还需要军户的存在吗?”
老军头杨一清感叹道:“军户世袭,生生世世,固然在国初是很不错的安排,可百多年下来,军中老卒太多,补充的军户子弟,又良莠不齐,缺额严重,连自保都困难,更遑论主动出击……若是能废除军户,从所有民户征兵,未尝不是一个妙策!”
有了首辅大人的赞许,整个局势也就明朗了。
杨旦赵鉴等人,也都明白了他们接下来的任务。
说明白点,就是把那些卫所变成普通的州县……说是普通,也不普通,因为这些州县担负着边防任务,必须均田,均赋,把这些地区,变成一座座军营,为包围京城的安全,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这就好比是一出戏,唱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前面的都是铺垫,能不能改变整个九边,能不能提升战力,保护京师安全,这才是一切的核心。
朱厚熜道:“之所以选择从蓟镇开始,是因为蓟镇从东,北,西,三面包围京师,蓟镇安稳,则京师安稳,蓟镇不安,朕也睡不着觉啊!”
说到这里,朱厚熜竟然用恳求的语气道:“诸位爱卿,朕的安危托付给你们了,你们可愿意替朕效命?”
扑通!
有人比杨旦跪的还快,赵鉴痛哭流涕,拍着胸膛,“陛下,臣等为官几十年,国势衰败,臣等难辞其咎。陛下不究臣等罪责,反而以重任托付,臣等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厚熜满意点头,上演了一出标准的君臣相得。
只是把这些人打发走之后,朱厚熜才拉着王岳的手,“整顿蓟镇的事情,只有你去做了,朕的命——交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