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期推演的讨论
刚大荒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DZ读书dzdush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注意到评论区有读者对于书里的推演有些意见,而且之前的吐槽中也发现很多人没理清楚最近的情节发展,所以在这里开个单章解释一下。
首先我得承认这是我的笔力有限,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融合到文字当中,使得小说变得更加混乱。
在这里额外解释其实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如果不想看的书友可以直接跳过,反正发的是免费章。
——但这样总比把内容混进正文强行发大水要好点,三千字已经抵得一章更新了呀t^t。
其次我还得承认我确实不怎么会写爽文,所以许多人反映小说越来越平淡,甚至连一些援共文常见的爽点都把握不住,这是我需要学习提高的地方。
至于最后,则想再稍微讲下我的思路,以便于那些能够接受本文的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脉络,不至于造成什么误会,同时也欢迎大家在此讨论。
首先大概介绍下土共目前的地盘,通俗点说,南方主要是历史上土地革命时期,所有红色根据地全盛阶段的集合体,而北方将会是抗日根据地的集合体,再加上长征期间建立的一些临时根据地。
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的读者应该清楚,那几年南方根据地的实控范围其实变化得相当剧烈,高峰和低谷的地盘面积往往能够差上好几倍,以51位面的水平来说,想要把全盛期的所有地盘啃扎实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比如槿甘山,许多人都知道那是土共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但是在历史上,中央苏区发展起来的时候,这里就已经因为元、汪二人被杀而丧失了群众基础,一直等到pla过来解放时才重新纳入统治。
更不用说山下的甬新、隆岗等地,在那边红军实际掌控的时间可以说加起来都不足一年,其余大部分时候全在敌人手中。
而书里红军则一直在当地维持着存在,从32年开始又进一步向西扩展到了茶邻等地,可以说走的是稳扎稳打的路线,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后劲更强。
记住网址kanshu.vip
至于为何要如此布局,有读者指出这么零零散散地搞开发,完全就是个一字长蛇阵,不仅没个重点,而且还容易被敌人趁虚而入,看起来确实挺蠢的。
但这里就是我的想法了,必须得强调的是,哪怕有了程刚的援助,目前的土共本质上还是一个新生的、基础薄弱的、思想尚未统一的政党,让其在短短数年里打出解放战争的威风,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比武器弹药更加重要的是人,若是只要把物资供应充足了,队伍立马就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那实在是有些小瞧前辈先烈们所面临的困境了。
当然,同时我也知道,书里其实并没有把这块写清楚,更多的是大而化之地做些简单描述,所以大家很难对此有什么代入感,这主要是限于作者的阅历、阅读量等因素,需要以后逐步学习和提升。
再说回来,如此零散的布局正是土共缺乏干部、缺乏规模性人才的体现,所以只能搞些短平快、小而精的项目,没法搭建更高的亭台楼阁。
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迅速利用起当地的人力资源,哪怕是文盲出身的贫农,管理本乡本土的难度也不会太大,完全可以先把架子搭起来,之后再逐步培训,而复杂的城市就不能这么做了,否则必将导致大量权力流失到黑灰色领域。
至于程刚的作用则是为这些“小项目”配备一个足够强力的发动机,即工业建设。
这方面的灵感来自于三线建设和五小工业,建国后第一代领导人在那个特殊年代采取的策略。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因为成本太高,效益太差,这些投资大部分都变成了无用功,辛苦建起的工厂弃之不用,费力运来的机器闲置生锈,那些深山老林中的无人区成了彻底的历史尘埃,再也无人关心。
可是,当时的李主席和伍总理会不知道大工业的好处么,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但他们还是这样做了,
其中一方面是当时的时局所迫,在最坏的估计下,国家甚至做好了放弃所有沿海城市以及大部分内陆重镇的打算,化整为零,通过各大三线厂以及各县的小工业,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另一方面也是国家确实没有发展更多大工业的能力,只能先搞点重复建设,缺人才、缺资金、缺设备,甚至连粮食都缺,光是一个四三计划就已经拼尽全力了。
没有那些大型化肥厂和化纤厂,国家根本不可能在接下来的人口爆炸中养活那么多劳动力,也更不可能通过这些廉价劳动力进行原始的资本积累,一切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并且51位面的土共与建国后相比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没人,不仅是没有专业人才,而且还缺少城市和工业方面的干部,这两者都是需要逐步培养的。
(顺道一提,不得不说156计划实在是个十全大补丸,就民国那点子储备根本就不够用)
所以在推演的过程中,我就得出了一个比较浅显的结论,51位面的土共短期内并没有占据一个大城市并发展大工业的基础。
举个例子,解放战争初期的东北民主联军也曾占领过东北的数座中心城市,可面对当时气势汹汹的国军,他们在四平等地却打得相当惨烈,最后还是不得不放弃城市,到远离大城市和铁路线的地区,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
要知道,那时候的东北民主联军可是集结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部分主力,再加上东北抗日联军,总计11万兵力,以及党政军2万余名干部,堪称豪华配置,寄予了土共高层最多的期望。
而他们唯一的弱势就是火炮少了点,过去几年部队长期打游击战,对于运动战和攻坚战尚不适应,可这也比51位面要好得不知多少了,更不用说东北的位置条件也远胜于南方苏区。
当然这个例子肯定有不恰当的地方,比如从某种程度上说,与后期的红军相比,初期大规模扩军的pla战斗力还有所削弱,运动战的表现也稍逊一筹。
但哪怕51位面的红军既有历史上长征红军的战斗力,又有早期pla的规模,一旦过早地进入大城市发展,还是会让其陷入阵地战的无端消耗之中。
这也是为何土共会放弃潭州和江城的原因,继续守下去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等敌人通过数量优势把红军的有生力量拼光之后,该撤的还是得撤。
而且这里的敌人还不只是常凯申,国内有桂军、川军、西北军、东北军,国外有日本、英国、美国,占据一座中心城市的土共就是个闪闪发光的眼中钉,谁都想把他们打下来。
历史上的红军就是陷入了这样的困境,死板的阵地战让老根据地的战争潜力迅速耗光,最后只能选择全员转移然后重新开始,而书中则要尽量避免类似情况。
现在看起来是遍地撒网,但红军的生存空间反而大幅扩张了,因为程刚已经强化了大家的通讯水平和攻坚能力,前者使得各根据地的信息得以相互流通,后者则让敌人的封锁成了笑话。
如此一来,无论敌人(常凯申或日军)想要剿哪边,附近的根据地都可以迅速做出响应,使得他们顾此失彼,甚至完全可以寻求机会咬上一口。
此外,单一的根据地能够挖掘出来的潜力有限,即便采用更加灵活的战斗方式,如果与敌人继续僵持下去,也很容易将潜力耗尽,所以还是需要不断向外拓展。
更多的根据地就意味着更多的人口,等这些纳入组织体系的人力资源被开发出来,适应了全新的军事和工业节奏之后,又会迅速反哺红军的发展,最后形成滚雪球的态势。
至于大城市,确实是好,所有人都知道,但用一句话来总结:对于夏国而言,占领城市只能是土地革命的终点而非起点,无论在什么情况下这条规律其实都可以适用,所以说,面包总是会有的,
最后还想提的一点是政治大局的问题,因为自九一八之后国内就有极强的反内战潮流,为了争取政治上的主动,红军必须尽快与外敌交火,而不能把重点放在内战上面。
要知道,红军固然可以利用程刚提供的优势割据一方,然后和常凯申打得你死我活,最终成功耗赢敌人,若是写的爽点干脆直接把果军推平再说,可这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失分。
我能理解有读者看到这里会觉得很操蛋,明明是常凯申主动打过来的,为什么理亏的还是红军。
其实这里把果军换成印军就清楚了,狗可以咬人,人却没法咬狗,只能把它打疼了,让其不敢轻易来犯,这也是占据了高点后所必须承担的责任。
另外这也关系到和谐大局,援共文不好写,大家多多理解一下,我就不多说了。
ww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