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DZ读书dzdush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早不晚,竣工当天,今年的第一场春雨就来临了。

雨下得并不大,淅淅沥沥,刚好打湿人们的衣服而已。

临清军民冒雨前来观看,只听王渊一声令下,河工就扒开临时拦水坝的口子,又堵塞南岸的分流渠道,干枯的施工河段渐渐水位上涨。

不到半个时辰,河水已经漫过滚水坝,流向下游带闸口的旧有水坝。

当水位蓄积到一定高度,管闸主事喊道:“开闸!”

卫河与南河立即接通,早已清淤完毕的运河,一艘艘船只向北行驶,完成今年的第一次通航。

漕运参将梁玺非常高兴,说道:“有一道滚水坝挡着,开闸通航时,船只运行确实更平稳,而且也能多放几次闸。”

李充嗣抱拳对王渊说:“恭喜王学士,今次立下大功。除非遇到黄河泛滥,或者百年不遇之洪水,否则临清河段将永不断航!”

但凡对治河有所了解的官员,也纷纷赞叹道贺。

等多来几场春雨,水量足够之后,就不用开闸关闸那么麻烦。每年也就暮春和寒冬时节,需要通过几道闸口控制水位,平时都可以自由运行。

而在涨水时节,还可以开启北岸闸口,将多余的卫河之水,通过河渠引入水库中泄洪。水库储水之后,若遇到干旱天气,则开闸将所蓄之水放回河道,以此为下游的漕河供应闸水。

王渊总共修筑了一道滚水坝,一个水库,三道闸门,一条河渠。另有一道拦水坝和一条引水渠,属于方便施工的临时设施,竣工之后拆掉回填即可。

作用如下:防洪、防沙、防旱、续航。

不仅能够保持漕运畅通,还能惠及沿岸百姓。

遇到普通洪灾,百姓的房屋和良田不再受到威胁。若遇到旱灾,百姓也可以到卫河、水库中取水,只有水位下降到警戒线,官方才会禁止百姓取水饮用和灌溉。

两岸的柳树已经栽种下去,王渊对当地官员说:“好生将柳树养大,不许任何人来攀折!”

“谨遵王学士之令!”官员们齐声答道。

这些官员,对王渊又敬又畏。私底下腹诽的不少,都是抱怨王渊不漏些油水出来,但公开场合谁都要竖起大拇指。

特别是吏员们,世世代代在此居住,今后将享受无尽的便利。

王渊将数万劳工聚集起来,以地域为单位分成多个团体。然后给他们发放路费、干粮和种子,互相扶持着回老家春耕,人多势众也不怕被人抢劫和欺负。

“你们再休息一晚,明日便启程吧。”王渊传令下去。

正在领取物资的灾民们,突然有人跪地叩拜。就像是具有传染性,一个接一个跪下,他们也不说话,只朝着王渊的方向不停磕头。

王渊平时给的伙食虽然不好,但比赈灾稀粥要好上百倍,而且足够让他们吃饱。不仅如此,冬季天气寒冷,王渊害怕因伤病而耽误工期,还给他们每人发了两套棉衣、两双棉鞋。现在即将返乡,又给他们发路费、干粮和种子。

青天大老爷啊!

说一句再生父母也不为过。

数万人自发跪拜,黑压压的一大片,这场面把所有官民都惊呆了。

李充嗣叹息一声,感慨道:“做官做到这种地步,还有什么可说的?”

知州马纶凑趣道:“临清百姓,当为王学士送上万民伞!”

王渊瞪了他一眼,告诫道:“不要劳民伤财,也不要做虚头巴脑的事情,我缺你一把万民伞吗?”

马纶热脸贴到冷屁股,尴尬道:“王学士当入乡贤祠。”

王渊懒得再说。

马纶却高兴起来,已经自己的马屁拍准了。

王渊带来的那些弟子,此刻一个个昂首挺胸。从测绘到施工,他们全程参与其中,如今被数万灾民一跪,弟子们浑身热血上涌,内心的成就感已经爆棚。

心学狂信徒们也被震撼到了,特别是跟王渊辩论的蔡宗兖,带着其他弟子一起过来作揖:“王学士造福百姓之言,吾等已经亲眼目睹,今后当向物理学派看齐。我等心学弟子,牢记知行合一,必躬行利国利民之举!”

突然,围观百姓当中,奔出六个临清士子,齐刷刷跪在王渊面前:“我等仰慕先生德行,愿拜入先生门墙,以物理之道匡扶天下、造福万民!”

“起来吧。”王渊没有拒绝。

六位士子立即起身,排在刑泰旁边,恭恭敬敬站于王渊身后。

又逗留数日,王渊将后续事宜了结,才与众人一起结伴返京。王阳明也要去京城报道,毕竟他是王渊请来的副手,确实接管了半个月工地,可以论功行赏的。

知州马纶还在拍马屁,召集众多官吏和士绅,礼送王渊离开临清。

许多人是真心诚意来送别,一方面尊敬王渊的清廉和功绩,一方面也是希望这杀坯早点滚蛋,多留一日都让人提心吊胆!

看到王渊登船,无数官吏豪强都在抹眼泪——王学士终于走了啊,今后大家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这一幕,在临清州乡贤祠的记载,却是:“正德九年,正月癸巳。王学士功成返京,万民景从,争相送别。思公之恩德,敬公之品行,军民无不掩涕,两岸跪伏遍地,沿途哭声震霄,恨青天不得长留!”

也不算通篇鬼话,确实有不少百姓,自发前来河边送别。

以前搞这种工程,沿岸百姓要么出钱,要么出人,甚至又出钱又出人。便是没有靠近卫河的百姓,只要户籍在境内,都必须无偿提供一些物资,并且被官吏趁机盘剥渔利。

而王渊,不但没有侵扰百姓,还帮着杀贪官污吏。一桩工程做完,当地百姓并无损失,今后反而还会跟着受益。

百姓又非没有思想的木头人,谁对他们好,心里是清楚的。

在当地大户的带领下,许多百姓都前来送别,他们私底下已经把王渊呼为“王青天”。

“跪!”

刑氏族长很给面子,带着全族一起跪下,附近的百姓也跟着跪下。

其他百姓见状,纷纷下跪送别。他们觉得王渊值得跪拜,这样的好官以前真没见过,今后也不知道还能不能遇到。

诸多官吏和豪绅,愣了愣神,相顾左右,跟着跪拜。生怕自己不跪,会显得太突兀,万一被王渊看见,坐船杀回来可怎么办啊?

前不久改换门庭的蒋信,自己把自己给感动了。他望着那些下跪的官民,浑身热血沸腾,不禁抹泪道:“今日方知何谓仁义,若能利国利民,便是大仁大义!微斯人,吾谁与归?”

王阳明身边的弟子,全都默然不语,反正今后不敢再非议物理学派了。

老太监李兴则心情十分复杂,他做了一辈子工程,也没见过万民跪伏的场面。

相比起来,当年的黄陵冈工程,规模更大,作用也更大,地方百姓却没一个主动送别的,施工期间甚至差点闹出民变,两岸百姓都把他们视为仇敌。

南岸百姓还可以理解,毕竟分流泄洪淹没无数。北岸百姓就没有道理了,黄陵冈堤坝修筑起来,可以帮着北岸百姓防洪啊,怎么北岸百姓也对治河官员如此敌视?

很简单,扰民太甚!

官员贪污,吏员贪污,豪绅渔利,修建一个工程,不知逼得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李兴答应给王渊做顾问,帮着王渊搞工程,无非是想借机复出,在皇帝那里捞一个差事而已。现在连续两次看到万民跪伏的场面,他突然就没了复出的心思,只求皇帝夸赞一句,再给族人荫一个末流小官就够了。

太监也想积阴德,更何况是捞足了银子的退休老太监。

工部右侍郎俞琳,悄悄对舒昆山说:“楚瞻公,您是三朝老臣,可曾见过此等场面?”

舒昆山笑道:“我年轻时候做梦,确曾梦见过,而且百姓跪的还是我自己。”

哪个读书人,不曾有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梦想?

俞琳望着站在船头的王渊,又是敬畏,又是羡慕,他也想被万民膜拜啊。

舒昆山突然对左右说:“取纸笔来!”

不要问,问就是写诗。

其它小说推荐阅读 More+
入骨情债共缠绵唐诗

入骨情债共缠绵唐诗

盛不世
五年前唐诗遭人陷害,害死了薄夜的孩子,下场是薄夜将她送入监狱,弄得他们唐家家破人亡,而他不知,唐诗也怀着他的孩子。五年后唐诗出狱,薄夜逼近她,“想要你的孩子,就给我过来赎罪!”唐诗笑了
其它 完结 13万字
从流量到影帝

从流量到影帝

谢不臣
影帝卫勋最讨厌靠脸吃饭的流量。 结果在飞机上睡了一觉,醒来以后穿成了平行世界里的一个流量。 更神奇的是,他发现那些地球上出名的电影作品,火爆歌曲,在这里完全不存在! 于是,观
其它 完结 115万字
两面派

两面派

六盲星
林尽染,典型性两面派。最常做的事:翻脸不认人周正宪,非典型性两面派。最喜欢做的事:把林尽染翻过的脸再翻回来同事圈:林医生是个两面派你们都小心点,别以为她温柔的跟你说几句话就是白衣天使,
其它 连载 9万字
干死那群反派们

干死那群反派们

哼哼
男主被指派到去各个故事里打败反派,拯救世界。可他表示自己是个战五渣啊?没关系,打不过的话只要把反派们都干趴就好了。本文奉行不讲逻辑,干到听话为止。主攻。多肉。过程类似快穿,结局1v1。
其它 连载 16万字
不二之臣

不二之臣

不止是颗菜
季明舒和岑森结婚的第一年,岑森远赴澳洲开拓海外市场。第三年,岑森回国。季明舒朝他脸上扔了一张离婚协议书,妄图结束这段丧偶式婚姻。岑森闭眼按住纸张,安静三秒后又将其压至桌面,神色自若道:
其它 连载 42万字
我的21岁美女校花

我的21岁美女校花

双鱼
b罗天被一根神针附体,原本以为能从此过上悬壶济世的简单生活,谁知道……少女医师:“罗天,你可以收我为徒吗?会暖床全国包邮!”御姐总裁:“小天,还不过来帮我大保健?打你哦!”清纯校花:“
其它 完结 32万字